查看原文
其他

不贪

Jade 禅与宇宙维修艺术 2019-04-24

图片来自 unsplash


 栏目介绍: 「不贪」是维修师们的新栏目,原创内容会同时发布在 butan.io 及「禅与宇宙维修艺术」的公众号上。不贪倡导高质量的理性消费,通过将物质消费与精神世界联系在一起,帮助人们转变生活方式。欢迎投稿及讨论,联系微信:15972150427。

不贪,只买一件就够了。




什么是贪?贪、嗔、痴是佛学中所说人的根本烦恼。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所谓因爱生贪,因恨生嗔,因对爱恨的执着生痴。


可见,广义的贪,包括由人的所有色、声、香、味、触等感官出发的喜好执着,然而,聚焦到今天统治了世界经济,甚至也统治了人性的“消费主义”。我们只谈物质消费者这一个话题。


想想我们每天衣食住行,需要消费和消耗多少物质?又有多少是生活之必须?还有多少是还没有消耗就构成了浪费?出生在工业社会之后的我们,对于物质的丰盈已经习以为常。但真正让我们习以为常的,是整个社会的消费文化。


南怀瑾曾在上个世纪说,现代社会只在 4 个轮子上面转,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依德的性心理学,马克思的资本论,凯恩斯的消费创造生产。


消费决定生产。决定整个经济发展就是今天统治世界的美国文化的根基之一。美国每次遇到经济萧条,就会降低储蓄刺激消费,直到所有的金融工具失效。然而消费主义有它的极限。这个极限就是,人作为肉体动物,能享用的物质有限,而作为精神动物,一天只有 24 小时。


再问什么是贪?桌上山珍海味,你已经饱了还要全部吃完,这就是贪。衣柜已经塞不下,你还总觉得缺一件,这就是贪。但真正的贫远不止于此。消耗超过自己需要的资源,消费超过自己能消耗的程度的商品,坚持明知道对自己或对他人有害的习惯,自己拥有很多却从不分享,欲望,攀比,浪费,这都是贪。


我家里的阿姨是个湖南人。有一天她非常满足地炒了一盘超级辣的辣椒,我担心地说你吃这个会胃痛,因为本身有长期的胃病。但她还是忍不住,心满意足地一边喊辣一边吃下。我看着她忽然想,这不也是一种贪吗?


人类本身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界动物,大部分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欲望和需求,都是被创造出来的。为什么?因为新的需求,就是新的经济增长。而如果你认为这是一种需求,它就是几百年以后的人类,回头看已经成为历史的我们,一定觉得可笑。


不光后人,举个例子,今天的男生看女生,已经无法理解。一张脸,真的需要涂那么多层化妆品吗?一张嘴,到底需要多少种颜色的口红?广告和网红们洗脑式地告诉你,你需要不同的产品去满足不同的功能,比如你眼角的皱纹和脖子上的要区别对待。可是,变老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能坦然地接受?但凡去和皮肤科的医生聊一聊,他们都会告诉你这么多的工业原料,防腐剂,还有不可逆的医美,只会更快地摧毁你仅有的一张脸。


而一旦某种新的理念成了习惯,就诞生了新的产业。烟、酒、时尚、汽车、旅游、游戏、知识付费、有机食品、消费变成了“生活方式”,变成了“身份符号”,变成了区分你和别人的唯一途径,任何打开了新市场的新消费品,都创造了一种新的身份。


然后渐渐地,不再是你消费商品,而是商品在消费你。你需要更新,追赶,不落后,毕竟,既然有这么多“消费金融”,信用卡,xx分期都在,一定就有很多人在消费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美其名日,活在当下。


淘宝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因为“性价比”。你不仅不觉得自己在浪费,甚至还觉得在省钱。618、双11、黑色星期五,这些被创造出来的“机会”让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加速分泌。你为了省钱,比较了 5 家不同的店铺,也同时接受了 5 家店铺新的洗礼,接触到了你本来不知道的新品牌,新品类。


消费就像宗教一样,你的神不一定是品牌,还有可能是网红。他们告诉你你应该买什么,去哪里玩,帮你把生活安排妥当。罗振宇振臂一呼,不禁潸然泪下。这一次,你不是在支持网红的生意,你是在支持它的梦想。


不过,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这些只是事物的一面。科技确实在不断降低人们享受物质生活的成本。以前只属于贵族的东西,现在属于每个人。我们都是被“降维”之后的受益者。在工业革命和全球化把一件商品的制造成本降低到最低之后,互联网进一步促进了信息对称和价格最优,而网红经济实现了信息和内容的精准匹配。我们大开眼界,因为这的确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可是加速流动的不仅是信息和商品,还有我们人性中本有的贫,毕竟在劳动力成本还很低的中国,一位骑士去奶茶店取奶茶,再送到你手中,到手的总价可能比堂食直接购买还便宜。大千世界,尽在指尖,如何能不心动?


这一切有解药或转机吗?有,而且不止一种。


一种是经济衰退。日本处在今天的“消费冷淡型社会”,不是因为人人参禅悟道精神境界提高了,而是因为年轻人穷。优衣库的崛起,就是在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和经济崩溃后,凭着"物美价廉”销量暴增。从那之后,日本的房价再也没有涨过,一直到今天。所以今天日本的年轻人没有买房的概念。加上日本特殊的公司雇用制度和文化。层级流动也非常之难。于是年轻人“佛系”,“低欲”,“宅”。


国内媒体经常喜欢引用“三铺展”《第四消费时代》对日本消费社会的阶段划分。经历了雷曼危机、两次大地震、长期经济不稳定、单身社会、老龄社会导致人口规模减少的日本于 21 世纪初进入第四消费时代。


不过有趣的是,第四消费时代不单纯是我们想象的“节衣缩食”,而是诞生了新的文化符号。说白了就是,以前酷的生活方式现在不酷了,那什么酷呢?用二手,共享经济,本土地方意识,回归到人的交往,等等。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中国建国后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可是这种增长不是永恒的。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一个 4 万亿把全球的经济袁退周期推后了 10 年。现在,随着美国开始加息,贸易战争,中国的去杠杆,人力成本上升等,我们如果能用温和去杠杆的方式慢慢放缓,而不是经历断崖式的经济崩渍,已经算非常幸运了。


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什么样的消费文化中,在这里是一个转折点。记得 2016,17 年,风险投资人都在疯狂地研究“消费升级”,然后是“新零售”,各种各样的概念层出不穷。可是最后唯一惊艳于世的独角兽是谁呢?是拼多多。为什么?大家分析各种各样的理由,社交也好,流量也好,连黄铮自己都谦虚地说,不知道为什么火起来。


其实零售的“真理”很简单,就是便宜。中国的去库存需求,08 年成就了淘宝,18 年成就了拼多多。不管你用流量,还是用物流,用社交,只有给了用户更便宜的必需品,才可能是零售的赢家。至于有人无人,线上线下,智能非智能,都只是手段。


于是大家突然发现,我们不仅没创造消费升级的神话,看起来反而还"降级”了,因为拼多多满足的主要是 3-5 线城市的消费需求。可是除了外在的经济环境,人难道没有自由意志吗?我们只是时代与经济趋势的结果吗?


除了向外看,另一种方法是向内看。


贪的反面是什么?是节衣缩食,消除欲望?是无私奉献,消除自私?是生活方式倒退,效法古人?


贪的反面是不贪。


而不贪的方式有很多种,没有标准的行为准则。最简单的方式是观察内在的欲望和需求,去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是所谓的“明心见性”。


要满足某一个需求,你还是可以用最好的,但减少数量,不要浪费。意识到多余的东西,可以马上捐赠或共享出去。如果消费或消耗的内心动机是冲动、习惯、攀比、社交压力、空虚无聊、没有安全感,那只是一个念头。当你见到这个念头,就可以丢掉它了,就在此刻。


慢慢地,你会体会到“断离舍”的另一种快乐,体会到自己在帮助这个世界。但是为什么呢?我买买买又没有伤害别人,还创造了 GDP,创造就业,我为什么要自省呢?


因为我们人类是一体的,我与你,并无分别。你消费的每一个“不必要”,都是另一些人的“求不得”。这个世界上的经济增长,其实并不是只能由消费驱动。因为经济不只是关于“增长”,更是关于分配。增长不可能无穷尽,分配也不是只能被市场经济决定。


你消费的每一件商品,虽然创造了就业,但也同时创造了碳。这只是一个比较广义的说法,但是一个事实。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 5%,但能源消耗却占全球耗能的 20%,食肉量 15%,生产的垃圾量 40%。这还不算全球化导致商品凝结的制造业成本在发展中国家。所以最终为美国消费者间接导致的碳排放买单的,是发展中国家。因为我们每个人呼吸的,是同一个地球上的空气。


气候变暖是被低估的话题。粗浅地解释,如果由人类行为推动全球气温上升 4-6 度,就超过了人类生存的极限。目前已经确定上升了 2 度。但是上升是指数型的,因为二氧化碳会堆积在大气层长达 60 年。人类行为的恶果,会推迟几十年爆发。


这就是所谓的“共业”。比如今天我们会痛恨常常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但换个角度想想,难道我们无休止地试图刺激自己的味蕾和胃,吃的东西越来越工业化与此无关?美国的儿童肥胖率世界最高,还不是因为被大杯可乐,汉堡和比萨饼围绕着,没有节制。


需求创造生产,生产者追求利润,要么降低成本,要么增加新的需求。当这个逻辑循环演变过度,增加新的需求的方式就是制造虚无,继续降低成本的方式就是剥削劳动力,和损坏环境。


科技是中性的,刀可以屠人也可以救人。我们有二手电商,有 Uber, Airbnb, 分享也可以很酷。在交通成为魔咒的北京,买车已经显得那么没有必要。发达的物流系统可以让你更容易剁手,但也可以上门取件把你想要捐赠给山区的衣物取走,到达,追踪。以后,制造业成本会进一步下降,我们对高科技的追求会超过对时尚设计的追求,而最时尚的可能是 3D 打印,尽管它并不会消耗更多人力成本。


现在在纽约,在硅谷,最火爆的鞋子是 allbirds, 一款 99 刀,极其舒适的运动鞋。新流行的新化妆品品牌是 abnormal beauty,把化学成分拆成最小单位,你自己去组合的便宜,基础,简单配方。最成功的时装品牌是 everlane,把每件衣服的供应链成本公开,只做基础款和互联网渠道。


不同品类中,这些新消费品隐藏的含义是,只要这一件就够了,而且不需要那么贵。毕竟在人人与移动互联网共生的时代,社交认同感来自于社交软件,而不是,或不仅仅是消费品。物质极简主义也是一种可以炫耀的主义,但前提是你的精神生活足够丰富,足够可以炫耀。


以上的思考,也只是最近之于自己生活的一点察觉和转变。也许看完以上,你并没有觉得被触动。但如果有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试着送给你的朋友一件你喜欢却不必要的东西。试着在下次刷淘宝的时候删除购物车,而不是清空购物车。试着想点奶茶外卖的时候,换成多喝热水。


哈哈,最后一个,我自己还做不到。:p


· end ·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 purpose of life.

——Walter Mitty



禅与宇宙维修艺术

账号:cosmosrepai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